黑茶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上虞杨梅别样红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9-05 13:50:29标签: 杨梅 杨梅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黑茶农业网 > 水果种植 > 手机阅读

杨梅

今年端午节,二都杨梅开始成熟采摘。一派紧张繁忙与热烈欢快的景象重现:从杭甬高速上虞出口去往驿亭二都、梁湖潘家陡等村的路上都是车流,山里的车要出来,山外的车要进去,川流不息。杨梅山上山下人流如织,笑语欢声连片。

活动丰富多彩,节俭办节效果不减

“自从杨梅节举办以来,来这里摘杨梅买杨梅的人一年比一年多。”真山杨梅生态园负责人冯尚斌种植杨梅已经近20年,从原来的价低愁销到如今的产销两旺,他只是受益者之一。上虞杨梅节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举办以来,已经形成品牌效应。“今年杨梅采摘稍微提前了几天,杨梅节开始之前就已经有游客陆续前来,游客都习惯了。”亲历这么多届杨梅节,他也亲眼见证了办节带来的好处。“办节以前只有几块钱一斤,随着二都杨梅名气越来越大,如今深红种杨梅基本保持在25元一斤左右。”

正是因为杨梅节效应已经凸显,今年,驿亭、梁湖、丰惠、上浦等各杨梅种植涉及乡镇纷纷选择了节俭办节。没有盛大的开幕式,舞台上的活动主要以文化走亲的形式送上表演给老百姓欣赏。“主要是增加一点气氛,让大家热闹一下。”各乡镇负责人表示,“现在二都杨梅品牌效应已经形成,即便是低调一些,市场仍然不受影响。”

各镇除了组织开展杨梅开摘仪式外,更是加入了不少“自选动作”,营造气氛。如驿亭镇先后推出了二都杨梅快乐跑、万人游梅园、百名媒体记者访梅园、千名网友采摘、本命年“羊”宝宝家庭“羊”村体验杨梅采摘游等活动;梁湖镇则举办了梁湖文化旅游节,并组织开展潘家陡产地包装设计大赛、梁湖年糕糕塑(泥塑)制作大赛、穿行梁湖户外自行车骑行乐趣赛、寻找潘家陡产地二都杨梅王等活动。

确实,只要一到杨梅成熟时节,不管是上虞本地还是周边县市的游客,大家就像约好了一样自行前往上虞各杨梅山采摘鲜果。虽然杨梅成熟时节也是梅雨季节,但是游客的热情并未降低,通往各杨梅种植村的道路还是有些拥堵,引得杨梅种植户齐呼停车位不够。

学习取经谋划未来,宣传包装引游客来

拥堵的场面,对于张家岙杨梅基地负责人陈岳盛这样的杨梅种植户来说,内心是高兴的。因为只有游客多才能销售更多的杨梅,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其实,二都杨梅品牌打响以后,不少杨梅种植大户都为提高经济效益想办法。

“老品种基本上不用管理,一到成熟的时候杨梅就会挂满枝头。”说起新品种,老陈只能摇摇头,“主要原因还是技术跟不上,不好打理,挂不住果,都掉地上了,再好的品种也不值钱。”正因为如此,杨梅种植户都不敢轻易尝试。经过多方取经,老陈深有感触,“修枝技术好坏,直接决定杨梅的长势和大小。”近年来,老陈已培育了全国各地35种优质杨梅品种。

为了让杨梅种植户走上技术发展道路,驿亭镇经常为梅农举办培训班。“镇里经常邀请省农科院专家过来,传授杨梅种植的经验,培训班教技术确实好,哪个不想杨梅效益好呀!”老陈腼腆地笑着,接起口袋里的电话。原来是有客户问路,他便急匆匆往基地门口走去。

“产自二都草堂的杨梅干红、杨梅果酱、杨梅马卡龙、杨梅慕斯蛋糕……欢迎大伙前来品尝。”“这是当年进贡慈禧太后的水晶杨梅,好杨梅,39颗造,吃了39,活到99!”……每天,在微信朋友圈内“晒”杨梅生产、销售等实时动态是驿亭镇文化站长贾小华的“必修课”。而每条信息都得到了好友的互动跟帖和转载分享,为二都杨梅的进一步宣传推广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我是被‘西贝贝’(贾小华的网名)晒在朋友圈内的图片吸引过来的,这里环境不错,空气也挺好,最重要是杨梅很甜!”刚体验完杨梅采摘之旅,在驿亭镇杨梅游客服务中心歇息的网友“向阳花”笑着告诉记者。游客服务中心外的停车场上,停满了上海、江苏等地牌照的旅游车、私家车。

截至目前,二都杨梅销售达70%左右,接待游客近25万人次,端午小长假期间,驿亭镇共迎来游客15万人次。今年杨梅价格依然坚挺,水晶杨梅平均每斤120元,深红种杨梅平均20元一斤,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达9000万元,梅农实现人均收入约8500元。

转换销售模式,二都杨梅“走四方”

杨梅是一种很娇嫩的水果,咱上虞人在大快朵颐,享受杨梅美味的时候,远在千里之外的吃货们只能“望梅兴叹”。

近年来,在区供销合作总社、服务业发展局等部门的牵线搭桥下,不少梅农已经转换传统的销售方式,通过网络和快递,将杨梅销售到全国各地,从“等人上门购买”变成“主动向外推销”。

“没想到全国各地有这么多二都杨梅的爱好者,杨梅在网上卖得很火。”去年刚刚开始试水电商的舜利水晶杨梅合作社理事长应胜利告诉记者,“电商的生意一年比一年好,今年杨梅还挂在树上,订单已经到我手里了。全国各地的订单都有,连新疆、海南的都能接到。” 一笔笔网络订单,给了应胜利很大的信心。他说,网销的杨梅包装特别讲究,今年为了网上的生意,合作社准备了一万只定制包装盒。“杨梅盒中间要放特质冰袋,最后还要用真空泵抽掉大部分空气,充入氮气,最后用胶带密封。保证顾客拆开的时候和我们包装的时候一个样。”

今年5月,区供销社下属大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与驿亭镇最大的6家杨梅基地进行签约,依托1号店、淘宝上虞馆,不遗余力助力杨梅网销。“杨梅还没熟透,我们就在网上开启预售模式,6月14日起正式开卖,日均销售量在2000单左右。目前,我们接到的最大一个单子是一位南京客户,一单下了200箱。”大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说,随着网上销售市场的打开,二都杨梅价格也提升了,去年均价为15元一斤,今年上升到19元一斤,同比上涨26.7%。

都说生态是原始动力,电子商务是创造性动力。记者了解到,在“互联网+”风潮下,近年我区加快了电商发展步伐,果农兄弟“钱袋子”越来越鼓。据快递数据显示,目前散户通过自己的网店已销售杨梅5000余单,同比去年上升50%,驿亭全镇线上销售总销售额的30%,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的格局。

“当前,我们的客户群遍布北京、上海、山东、内蒙古等地,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二都杨梅,并爱上二都杨梅。”驿亭镇相关负责人说,网销杨梅不仅拓宽杨梅的线上销路,提升了经济效益,带动了当地电商热、采摘游、产业链,真正实现农户增收、农业增效。“希望通过网上宣传、销售的方式,让四面八方的人都能吃到新鲜的杨梅,进一步打响‘二都杨梅’的知名度。”

杨梅的市场前景广阔,规模化种植前景看好,带动了经济效益,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为了保证产业的发展,产业实现绿色转型,带动农民增收更有后劲。

上一篇罗甸万亩杨梅助农增收致富

下一篇80后妹子种植杨梅猕猴桃致富

水果种植本月排行